“民间”的历史变奏与当代回响

2024.08.31 星期六 15:00

活动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706北一街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

对谈嘉宾:袁先欣、王欢

当我们谈论“民间”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庶民、平民、国民、人民、公民……20世纪以来,与“民”相关的概念以及“民间”的范畴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背后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现代化转型。与此同时,不同时代涌现出的民间文学、艺术、民俗学研究也各自呈现不同的面貌与气息。无论是被原子化的、还是自发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在分离聚合不断变化的形态中,一股充满生机的潜流从未停止过涌动。

 

不同时期的历史叙事如何界定“民间”?民间与官方书写之间存在怎样的距离?民间文学、艺术、民俗学体现了主流大众对民间的何种想象?“民间”在现代社会以何种面貌出现?新媒介、流行文化如何介入并塑造了当下的民间社会?带着这些疑问,MACA邀请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学者袁先欣与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王欢于8月31日下午展开分享。

 

“民间”的历史变奏

 

学者袁先欣将从历史的角度,追溯“民间”主题在20世纪前半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中浮现的过程。“五四”前后,中国也出现了一场“到民间去”的运动,其辐射范围极为广泛,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诞生。经由这场运动,“民间”开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切的一个重要主题,如何理解和把握“民间”,回荡在文学、艺术、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领域当中,“民间”的主题从此也在后续历史中不断演变,引发绵长的回响。

 

中原陌生人

——跑功,写帐,或一个集结的冲动

 

策展人、写作者王欢将分享近年来他与艺术家张晓前往当代民间的田野考察经历,以此讲述一个有关于秘密结社与创作自驱力的研究:在中原地区,每逢特定日子,有数以万计集结的人在广场上。他们交流发生在各自身上的神秘体验和不得违抗的“命运”;其中亦有数量可观的参与者会自发进行“文艺创作”。

 

他们是当代的“修仙者”,也是当地居民口中的“精神病人”。他们自成秩序并几乎构成一个被折叠的“隐秘社会”——他们有圈层、有历史、有分工、有网络……但这些信息永远不会出现在主流话语的书写里。他们的存在不仅激起了历史想象,还同时打断了人们对现代文明世界的期望,打乱了人们对当代人与城市之间彼此关联的期望……

 

关于对谈嘉宾:袁先欣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清华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人,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外国人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东亚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在《文学评论》《开放时代》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获得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研究奖,第11届士恒·兴正德青年学者支持。

 

关于对谈嘉宾:王欢

王欢是一位现居北京的写作者、艺评人和策展人,写作与出版厂牌《普遍》(手册)的联合发起人兼主编。他于2018年获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一等奖,2019年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首奖,他是2024-2025年度德英策展学者项目的获得者。艺术批评及研究散见于众多刊物及媒体,包括: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双月刊、ARTFORUM、ArtReview Asia、艺术界 LEAP、Ocula、假杂志、CLABO实验波等。策划的研究型策展项目包括“民间自有序”(2024年,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郭凤怡:宇宙经络”(2023年,长征空间);“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2019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编著有《普遍手册Vol.1:同代刺点》《小径:赤贫得只剩语言》《假杂志Vol.1:巫术修辞》《郭凤怡:宇宙经络》等。他近期正进行一项关于“秘密社会与艺术”的跨文化研究项目。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是一个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的非营利艺术机构,于2022年1月1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一栋总面积90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为基地,MACA联合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策展人以及泛文化艺术工作者,以多形式的持续共同工作构建一处当代艺术版图上的新形态坐标。以“艺术家的工作”为导向,以跨学科的研究为根基 ,MACA试图重聚热爱艺术与信仰“当代”的群体,以回应这个处于激变之中的时代。

EN